通訊員 周孝林
四月,春潮涌動,都梁蘭香。近日,在武岡市檢察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一段段辦案細節躍動在熱烈的交流發言中。發言有力量、有感動、有共鳴。
以知促行,沉淀初心底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首先要解決的是認識提高問題。作為領導班子,必須走在前列、當好表率,以思想‘破繭’促發展‘蝶變’,不斷用新知識、新理論指導、推動檢察工作做好做優。”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李澤民率先發言。
“在日常辦案中,我們要始終心懷正義,秉承對法律負責、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讓目光在事實與規范之間穿梭往返,用自己的良知和規則作出正確的判斷,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專職委員毛湘鋒表示,作出正確的判斷,需要持續加強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正確理解和把握法律監督工作規則。
以行促知,書寫靚麗答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能喊口號、走過場,必須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本次理論學習,是一次尋找司法為民初心使命、對檢察工作再認識的探索之旅,一場思想上對齊、作風上對照、行動上對標的反思之約。”黨組書記、檢察長吳學田要求大家結合日常工作實際,立足崗位職能,聚焦群眾急難盼愁,暢談學習體會。
“回望過去,我院檢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收獲了很多贊譽。但從實際來看,檢察人員系統觀念、類案監督意識、數字檢察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副檢察長鄒健的發言讓大家陷入了沉思。
“讓群眾滿意,讓老百姓感受到檢察為民的力度與溫度,不僅要辦大案、要案,更要折射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上。”專職委員劉孝華講述了前段時間上門為鄰縣一位偏遠山村的老人宣讀不起訴時的切身感受,提出辦案過程中要注重提升司法便利和效率,尤其是在信訪接待、推行賠償保證金留存制度、開展司法救助等工作上,要樹牢“如我在訴”理念,服務“向前”一步,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盡可能減輕群眾負擔、提高辦案、辦事效率,把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變成“最美一公里”。
“刑事訴訟監督不斷深化,民事訴訟監督精準開展,檢察公益訴訟有力推進、持續拓展……”
“推動解決了市區娛樂場所噪音擾民難題,監督解除了企業超標查封困境,有效化解了公交站點安全隱患……一個個案件的辦理,既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也讓我們體會到了成就感,讓我們努力的方向更加明晰。”
“行”是重點、是關鍵。武岡市人民檢察院在以檢察之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悟深悟透、抓在點上,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落實到檢察履職全過程、各環節。
學以致用,守護美好生活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學習是一個不斷持續的過程,要把學習、踐行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日常工作的必修課,自覺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奮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成崔巍說。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面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形勢、新要求,如何進一步做優做實司法為民,持續答好“檢察答卷”?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要讓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頭,在學以致用中奮勇前進,努力推動武岡檢察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要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基本價值追求,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要深化推進“檢察護企”“檢護民生”等專項行動,在實踐中做實做優檢察為民,讓公平正義更加可感可觸可見。
——要注重發揮檢察建議作用,通過發現社會治理中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促進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窗外,春風和煦。邁步新征程,武岡市檢察院將繼續砥礪前行,以更加飽滿的履職熱情,更加堅定的實干決心,與人民群眾攜手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